教学科研

CT影像诊断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价值

时间:2019-07-01 08:13:09 点击次数:0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医技科 邓粱
通常,临床医学中所使用到的临床影像诊断手段包括X线检查,CT影像检查和MRI检查,并且这些;临床影像诊断方法随着医学事业及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提高了医学临床诊断准确率,进一步推动了医疗事业的发展。CT影像是近几年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临床诊断方法,已经被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和评估,引来了更多医院和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对此,对于本院的CT从2017年底开展以来,对于头颅的CT检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CT存档资料回顾分析对CT影像诊断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加之进行了详细分析。如下:
 一、病例资料
   1、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5月头颅CT检查,回顾发现53例透明隔间腔或者透明隔囊肿的患者,其中男性37人,女性16人。年龄14-77岁,平均40岁,30岁以下19例,占35.84%,30岁以上64.16%,出现症状至就诊时的病程为1~10年不等。
2、临床症状及体征一般表现为癫痫发作,头痛,多语,精神障碍,发育迟缓等临床表现。
3、诊断标准为透明隔增宽10mm以下为间腔,10mm以上为囊肿。
二、讨论
透明隔腔以往认为没有临床意义,当胎儿19~27周时透明隔腔逐渐增大,28周时达到高峰,出生后2月迅速闭合,仅留下一小腔遮在胼胝体膝部,如先天发育不良或后天产伤、脑外伤,使已闭合的透明隔撕裂,由脑脊液填充,形成第五脑室,当透明隔横径>10mm时,即称为透明隔囊肿。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分为3期:(1)潜伏期:可有头痛。(2)破裂期:可出现急性颅压升高及外因性反应性精神障碍;(3)多样化大脑综合征期:可出现额叶性平衡功能障碍、外因性反应性精神障碍、语言障碍、癫痫、中枢性瘫痪及发射异常等。
根据资料(李艳明 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神经系统疾病16例误诊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医师杂志 2007(3))显示透明隔间腔或透明隔囊肿主要表现为癫痫发作、头痛、精神障碍(表现躁狂、抑郁、缄默不语检查不合作)、发育迟滞及神经症等.多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此外尚可出现脑积水,视野缺损,视乳头水肿。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透明隔腔引起室间孔堵塞,脑深部血管扭曲移位.下丘脑和视交叉受压,引起侧脑室膨胀、脑积水、颅内高压、视野缺损及乳头水肿;(2) 透明隔腔压迫供应大脑皮质运动区的血管引起该区缺血缺氧,导致痫性放电;(3)颅内压升高时,患者脑部缺血缺氧加重。植物神经中枢张力改变,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张力不平衡,交感活性增强,迷走活性下降,导致心血管调节紊乱,引起心慌;(4) 透明隔腔的形成是由于在胚胎时大脑半球愈合部穿越正中线的腁胝体纤维发生细胞坏死产生的继发性间隙,而腁胝体发育不良是精神分裂症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亦与躁狂症及抑郁症的发病相关。

Copyright © 1959-2024 湘潭市第五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14380号-1